来源:全球半导体观察
继台积电3月31日启动2纳米扩产后,另一家晶圆代工厂商联电于4月1日宣布了新工厂扩建计划的新进展。同一天(4.1),市场还传出联电和格芯将进行合并的消息,引发业界高度关注。随后,事件当事方联电对此进行了回应。
4月1日,联电新宣布新加坡厂扩建落成。
据联电介绍,联电新加坡白沙晶圆科技园区扩建计划分成两期,第一期的总投资金额为5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63.39亿元),月产能规划为3万片,将提供22纳米和28纳米制程技术,是新加坡半导体产业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制程。
该厂将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端智能手机显示芯片、物联网高效能存储器芯片及通讯芯片。此次扩建将在未来几年为当地创造约700个就业机会,包含制程、设备及研发工程师等高科技人才。
图片来源:联电
据悉,联电新厂第一期将自2026年开始量产,预计将使联电新加坡Fab 12i厂总产能提升至每年超过100万片12英寸晶圆。此外,新厂投产后将成为新加坡最先进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之一,提供用于通讯、物联网(IoT)、车用和人工智能(AI)创新领域的半导体芯片。
联电是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商,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的市占率为4.7%。今年年初,联电公布的财报显示,2024年在通讯、消费及电脑需求的稳定成长推动下,联电全年营收较去年增长4.4%。其中,22/28纳米产品仍占营收主要贡献,在2024年增加15%。
联电共同总经理王石表示,在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下,加上智能手机、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含量增加所驱动,2025年半导体市场有望迎来成长的一年。
据日媒报道,格芯正考虑与联电进行合并,目标是打造一家产能横跨亚洲、美国与欧洲的新企业,以确保美国能获得成熟制程芯片。报道还指出,格芯已与联电就潜在的交易进行接触。
对此,联电表示不回应市场传闻,并称公司目前没有在进行合并。
此外,业界亦对该消息持怀疑态度。业界认为,格芯与联电均专注于成熟制程代工,若合并只是规模变大,但没有互补性或更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业界同时指出,联电若真要跟同业合并,跟具有合作关系的英特尔合并,互补性较高,因为英特尔有较为深厚的技术基础,而联电有代工服务的经验,两者合并会较有市场竞争力。